楼宇变形沉降监测方法综述
建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是测量地基和建筑物本身的垂直方向的位移。 基坑开挖前应进行,贯穿整个工程过程,持续到建设后几年,直至沉陷现象基本停止。 垂直位移的观测方法主要采用精密水平仪进行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的任务是测量建筑物在平面位置的时间变化的移动量。 测量某大型建筑物水平位移时,可根据建筑物形状和大小,布设多种形式的控制网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测量建筑物某一特定方向位移量时,在垂直于测量对象的方向建立基准线,定期测量观测标志偏离基准线的距离,即可了解建筑物水平位移情况水平位移观测一般有基线法、角度前方交叉法、角度后方交叉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监测仪器、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日新月异,给楼宇沉降变形监测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关于现在的监测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传统测量方法
地面沉降变形监测中,流行的是传统的测量方法。 该方法在需要监测的区域,按照一定的原则,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点的三维坐标测量。 其中,地面点平面位置观测采用测角、测距方法进行; 高程观测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这种观测一般操作简单、精度高,但成本高、费时费力。
2 .全站仪测量
地面沉降监测主要测量监测点变化情况,而全站仪是集集水平角、垂直度、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具有简单的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通信等功能但这种观测方法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监测精度有待分析研究。
3.GPS测量
利用GPS和GIS技术进行地面沉降变形监测,不仅可以监测地面沉降现状,而且可以在图上可视化成果,是沉降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GS测量主要以相对定位为主,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点坐标,将测量精度控制在较高的范围内是沉降变形监测的理想方法。 缺点是监测成本高。
4 .数码摄影测量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始于摄影测量自动化的实践,即利用摄像技术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测量图。 与模拟、解析摄影测量大的区别是,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信息,不仅是脸部照片,主要是数字图像和数字图像,它代替了人眼的立体观察,而是计算机视觉。 其本质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从获取的数字图像中生成数字地面模型(DTM )和正射图像图。 可结合其他测量方法,实现地面沉降变形监测。5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监测技术
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面沉降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利用空间遥感技术测绘地面沉降是当前监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该技术具有连续空间覆盖、高度自动化、高精度监测地面沉降变形的能力。 这是不同时间测量的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图像叠加绘制的微分干涉图像,图像中一个干涉色条纹循环表示一定数量的地面变形变量,通过比较地面变形实测值进行确认,通过计算机处理绘制地面变形等值线图。 与其他监测方法不同,并不是监测有限数量的离散点。 理论条件下,其监测地面变形精度为5~1Omm。
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GPS定位技术除了具有观测不受气候条件限制、无需保持台站间前景、可同时测量点三维位移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外,还应集成GPS与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可以实现从管理到变形分析和预报的自动化,达到远程在线网络实时监测的目的。 因此,为小范围、短距离、高精度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现已广泛推广。
上一个:地下管道测量步骤和质量控制
下一个:数字化测图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